抗震救灾,大恩不言谢

抗震救灾,大恩不言谢

 

地震一来,把一切东西都震出来了。

 

一个记者在救护车上急切地问血肉模糊的伤员:你疼不疼,哪儿疼,有多疼

 

一个明星主持人,抹着口红戴着漂亮耳钉身着靓妆跑到很安全的成都一广场,搔首弄姿高呼了不要怕,明天会更好,抱着俩孤儿录了一会儿可以昭告天下的相,就一骑绝尘了。

 

一主持人声情并茂地问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失去妈妈你难过吗,难过吗,以后就只有你和爸爸在一起了,你回忆一下地震当时是怎么回事。观察孩子的表情,一点不比再遇到地震更轻松。

 

 真正的灾难永远和想像中不一样。身不在灾区也关心灾区,这是人性的进步,但请不要居高临下,不要做秀也不要假煽情,不要以为必须流几滴眼泪就实现了人格升华,其实那时并没有人格升华,却是人品蒸发。

 

大家都在问央视那台赈灾晚会上,女明星们为什么要化那样的靓妆,我理解,她们好容易逮住上央视慈善秀的机会了,但直播审查一向严得不行的央视为什么不控制一下化妆间?这算不算播出失误。

 

救助需要人性,有些人却把灾难当成了院线里的灾难片,灾难是一桩很现实的事,就是忽然死了很多人,倒了很多房子,农民十几年才挣了这点家产,一下子就没了,农民在换算着这相当于损失了几十头猪几亩地的产量时,无意却被精英旁观者当成了表达道德的道具,这比地震还可怕。

 

发现媒体有点英雄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仿佛这场死了几万人的不幸到他们手上却成了幸运,恨不得跳丰收舞,群情激昂,慷慨成词。捐款这类事情居然也搞出个排行榜!仿佛我们是需要地震而不是憎恨地震。救灾成为了一种做秀和宣传,成为了一种拿来给人们看的行为艺术。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这是一场死了几万人的灾难,是灾事而非幸事。对待这场灾难,媒体应该注意一下表达方式。

 

喊口号和送点东西很容易,但救灾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不能把救灾当成暂时的热情。建立一套长期的赈灾机制比救灾本身更重要。地震会越来越轻微,可灾民的痛苦在后面,地震后他们被灾难惊呆了,脑子一片空白,甚至没有太多表情,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其乐融融的表情我想并不具备太多普遍性,他们现在应该是麻木的,但以后他们会慢慢反应过来,会发现很疼,就像川人常说的摔倒了不痛,爬起来痛,灾后重建的难度比挖人更大。

 

很高兴听到国家正在研究救灾的长期政策,与很多国家比,我们缺乏长期性的完整的救灾机制。一出现灾情仿佛就只能依靠社会力量,要靠红十字会,要靠社会各界的捐赠。我始终认为,灾区重建,只有和只能依靠灾区自己和制度的保障。灾区人民奋发图强,自当不必有任何怀疑,因为这牵涉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利益。而如果,我们的政府拿不出一套长期的行之有效的完整缜密的救灾机制和方案,而是仅凭大家一腔热情一窝蜂的上,其结果我想也是一场灾难。我坚信,一项工作,包括救灾工作,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是走不好也走不远的。

 




[本日志由 寇海平 于 2008-06-07 01:31 P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地址: http://www.KouHaiPing.com/trackback.asp?tbID=142
Tags: 抗震救灾,大恩不言谢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269
  • 1
[2008-06-08 04:58 PM]
      理性思维。
    当一切都只是像完成一种形式一样,便如空壳之蚁,其魂何存?更觉国民之劣根性。
    人的眼睛透露着一切。电视上报一地方民政局长王局全家十几人不在了,他无一丝悲痛地说要投入抗震救灾中。高尚的人,自古以来的圣人应有着凛然之气,他的眼睛里没有。
  • 1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验证码:
内 容: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